經文中也沒有直接定義「慧解脫阿羅漢」一詞,這詞是後世論師整理出來的。
極少數一、二篇經文中的特例,則不確定是否為傳抄用詞訛誤,畢竟重要的法義佛陀是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在經律中應會強調許多次。
一般通說堅持阿羅漢一定要具足「戒」、「定」、「慧」三學才能達到戒成就、定成就、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知見成就等阿羅漢果的成就。
另一派論師則認為有一種阿羅漢並不需要修四禪八定便可臻阿羅漢的成就,這種阿羅漢又稱為「純觀阿羅漢」或「乾觀阿羅漢」。
以上兩種分歧見解的爭論迄今不休,然而我們姑且先把以上兩種爭論擱置一旁,且客觀忠實地就本經文,實地深入探討經文中要傳達的如來真實意。
世尊說過,阿羅漢是得到“心解脫、智慧解脫”的行者。但是沒說過阿羅漢『有』“心解脫阿羅漢”和“智慧解脫阿羅漢”兩種,結果不知道那個「阿迷脫浮」的居然解成了有“心解脫、智慧解脫、俱解脫”三種阿羅漢出來,而且還是啥啥論的大著呢。世尊說得明明白白:「阿羅漢因為離欲故心解脫、離無明故智慧解脫」。
本經文的重點在於佛陀說的「先知法住,後知涅槃。」佛陀的這句話已經很清楚地點出修行的次第步驟,也就是先得「法住智」,再來修「涅槃智」。
何以證明?我們再去看經文中說的「彼諸善男子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即可證明。
換言之,這篇經文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當善男子知「法住智」、見「法住智」之後,接下來,他就會開始努力清淨自己的身心,專精禪修,遠離六根接觸六境時所緣生的我見、貪愛、染著的綑綁與繫縛,最後證得「心解脫」。
其次,這篇經文中的比丘對須深說他自己已「慧解脫」,但他並沒有說他自己是「慧解脫阿羅漢」,因此,這篇經文也傳遞了「慧解脫」與「心解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也就是經文中的比丘已如實知且洞悉四聖諦。他先照見生命生死流轉的實相,十二緣生,便是如實知苦聖諦;當他找出導致生死流轉的因緣,不正思惟、無明、我見、渴愛、貪愛、執取,便是如實知苦集聖諦;當他決意斷除、止滅生死流轉的因緣,便是如實知苦滅聖諦;當他身體力行,實際以八正道與三十七菩提分去斷除煩惱的繫縛便是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
以上,就是所謂的「法住智」。然而,這名比丘雖已知、已得「法住智」,卻不代表他已得「涅槃智」,也就是說他從已知「法住智」到獲得「涅槃智」的過程中間可能還有一大段路要走。因此,接下來他要「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不放逸住→離於我見→心善解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