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的梵文是 Hinayaana 由 Hina (小) 與 yaana(乘)兩字所組成。 Hina 在梵文中是一貶抑的字眼,根據Apte 的 The Practical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中的定義,此字意為 deficient,less,lower, base。因此可知,沒有一個佛教教派會自稱自己的教義是「小乘」;必然是以「大乘」自居的教派出現之後,才把敵對的教義稱為「小乘」。
大乘佛教是從傳統的部派佛教中發展出來一支教派,但它自認其教義比傳統佛教優越,所以稱呼傳統的部派佛教為「小乘」。現代許多學者仍沿用「小乘」來指稱大乘未出現以前的十八個主要的佛教部派,特別指其中兩個最強大的教派,南傳上座部( Theravaadins )和一切有部(Sarvaastivaadins )。 用 yaana 做教派的區分也始於大乘佛教徒;傳統的佛教用 nikaaya (部派)作教派區分。yaana 原是印度非佛教宗教用來說明不同解脫之道的字眼。這個字被一批自認所持的教義高於傳統教義的佛教徒借用,於是有「大乘」與「小乘」之分。但是這批自命教義比傳統教義優秀,自稱為「大乘」的佛教徒,何時開始在印度出現,是一很難回答的問題。
中國早期佛教獨特的大乘觀的形成受中國本土思想及上座部思想的影響。早期大乘佛教的宣揚者必須得先受過傳統佛教教育以了解法相,進而從否定法相建立「非有非無」的絕對「法空」。這是一段嚴謹的思想訓練。
西元 243 年的龍樹和他的弟子提婆, 以論理的方式,寫下一連串大乘佛教理論作品中論,奠定了大乘佛教牢不可破的基石。
達到般若必得先修習傳統佛理,所以早期的般若經如放光、 光讚、道行均未對傳統佛教的教義用「小乘」這字眼予以攻擊。直到龍樹的中論以有部作為批判的對象之後, 羅什所譯的大品、小品般若經中,才出現把聲聞乘比做「小乘」的句子。
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早期中國佛教徒對「大乘」與「小乘」的看法,實和後人不同,自成一套系統。要了解早期中國佛教獨特的大乘、小乘觀,首先必須從印度佛教中的大、小乘原義著手, 我們才能了解早期中國佛教在大乘、小乘認知上與印度佛教相異之處。
由於大乘佛教的起源的探討缺乏可靠的直接史料,目前佛教典籍中與此相關的記載,不但晚出,而且充滿了荒誕不經的傳說與部派的偏見。學者們透過早期的漢譯佛典和考古學的證據,只能同意,大乘佛教是從傳統佛教中逐漸發展出來的。它的來源駁雜,來自不同源頭的觀念。
在歷史過程中,各種觀念不斷兼併消長, 逐漸產生了大乘佛教,我們也知道,佛教傳統容許不同教派的僧侶同住在一寺院中,這當然包括了大乘佛教僧侶與傳統佛教僧侶。結果,我們讀早期的漢譯佛典時,經常可以讀到大乘觀念與傳統觀念混雜的作品,造成判定該佛典教派屬性的困難。
大乘佛教的主要傳承者是北傳佛教,其中的漢傳佛教流傳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則傳入西藏、蒙古和俄羅斯部分地區,成為藏傳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佛教部派分裂最初起源於佛滅一百年之後,因「十事非法」之爭,形成印度東部僧團與西部僧團間的嚴重分歧,但未決裂。後於阿育王時期,因「大天五事」,徹底公開決裂為大眾部與上座部,史稱根本分裂。
此後佛教在三百多年間一再分立出各種流派,如南傳分派的十八部,北傳分派中的二十部,並在五天竺境內外流傳開來。
大乘教法可能在阿育王時代就已有所流行並與部派佛教教法開始分化;傳往東南亞形成今天的南傳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後來向外傳播發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亞傳到中國漢地、西藏及蒙古,再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屬於北傳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佛教(英語:Buddhism)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現今尼泊爾和印度邊界間靠近尼泊爾)的王室太子悉達多·喬答摩於35歲修道成爲釋迦牟尼佛後,在約前6世紀對弟子開示的「苦、集、滅、道」的教導內容,因緣轉趨為宗教化,為現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對於世界上,尤其是東亞、中南半島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此外在中亞、南亞和南洋群島地區的文化曾具有廣泛的影響,現正在向歐洲、非洲、北美洲發展。佛教經歷史發展,通過南、北兩條傳播途徑,現代存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北傳大乘佛教兩條支脈,其中大乘佛教又分為顯宗(漢傳佛教的主要內容)和密宗(藏傳佛教的主要內容),故也有上座部、漢傳佛教(大乘)、藏傳佛教(金剛乘)三分法,各脈又有諸多宗派;南傳主要爲以聲聞乘阿羅漢果爲最高聖位,北傳則追求在未來世成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