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32117671752 (2).jpg

    阿含經被視為小乘乃是因北傳佛教,在中國隋唐時代「天台、華嚴」之思想很興盛,受其判教的影響,誤認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都是厭世的、自了漢,不度眾生沒有慈悲心,焦牙敗種,是小乘人,什麼不堪的話都說出口,這對證果的聖人真是情以何堪。故阿含經被判為不了義小乘經典,從此更被貶低與煙沒。近百年來才因歷史考證的發展而被肯定。 

    在此提醒各位,阿含經早提到菩薩摩訶薩,可見這些觀念是來自早期經典,只是不常見而已。若研究原始佛法則要多注意在歷史舞台上活動的人物和行為表現,如此讀阿含經較不偏差,因為不論有無證果的比丘、比丘尼,其間隨緣度眾的情形很普遍,且那些阿羅漢就像所謂大乘菩薩一樣慈悲,並非自了漢。 

    故考證阿含經中的人物可發現有著濃厚的菩薩精神,一些大尊者,如舍利弗、目健連等已證阿羅漢果,他們表現的就是積極的遊行人間弘法,若說其不具大乘精神,不發菩提心,則是錯誤的。我們要開始糾正一直深受隋唐判教後對阿含經的看法。

    事實上大、小乘的名稱是歷史上出現的,佛陀時代並無此分別,一切佛經均是歷史上形成的,即佛陀入滅後,由弟子編撰而成。早結集的經典即被稱為小乘,晚結集者稱大乘,而不是所謂的證果位階的分別,由此來看阿含經較不致有偏見。  

    大小乘佛經記載結構不同,印順長老的妙雲集之「以佛法研究佛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經是藝術化的(以優美文辭詞藻來隱喻佛法),小乘佛經是科學化的(直指人心但文句簡要艱澀)」,阿含經中尤其明白交待地點、對象,由此可看出其人間性。有些大乘經記載不在人間說法。

    阿含經中大多是佛陀弟子問法後,才開始說法,才有佛陀主動開示。阿含經很貼切的落實在每個人實際問題來談修行。處理的問題有其生活性,例如宇宙有邊無邊?(宇宙多大?宇宙始終為何?)此類形而上的問題,佛陀的回答是「無記」,即無答案。 

    至於有人說金剛經裡有三千大千世界的說法,沒有錯,但是那是告訴我們宇宙的現象,並不是告訴我們宇宙有多大,金剛經云:「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如此可明白原始佛法不談形上學,但傳到中國受民間信仰的影響,故中國佛學有些玄學化,偏離了非玄學的原始佛法。以上就阿含經的歷史地位及文獻史上的意義來看。 

    讀大乘經典要以宗教的情操心靈來看。故其修行境界往往是宗教徒的心靈境界,其境界可信否?大原則是不能以神通的有無來判斷修行的境界。更何況所謂的神通,在現實人生環境中或許不存在,在一個宗教徒的心靈世界中它是存在的,其所述的世界,往往都是妄念所起,故對其描述的境界不要太執著。  

    由阿含經的結構風格來看出人間佛教的特性:為何我們說它和人間佛教有關? 

    讀阿含經可強烈感受到人間佛教的真實性,因其所載之地點、人物均是真實的當代史實。人間的佛陀事實上亦每天托缽、乞食過日子,是人格化的佛陀,阿含經記載人間佛陀云:「世尊是否為代天行道者?」佛答:「我亦是數。」由此更能表現阿含經肯定佛陀出人間,成道在人間。增一阿含經云:「人間於天,則是善處。」人間說到底還是比天上適合修行的。 

    原始佛法的特點是,具人間色彩、生活及親切性。針對我們的身心來討論問題,而身心離不開色受想行識。「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於色如實知」;意指感受外物後身心所生起的喜悅(色味)、煩惱(色患),解除外物所引起的痛苦(色離)等都要就事論事,清清楚楚,這是修行人很重要的觀念。

    除色之外,精神上的受想行識也是如此:受集、受滅、受味、受患、想集、想滅、想味...等,阿含經上均說得明明白白,可見當年佛陀指導任何人修行都能契其根器而不談玄學。 

  阿含經(三四六):「以三法不斷故,不堪能離老、病、死,何等為三?謂貪、恚、癡……」,今天節錄此段談到修行的步驟。 

    此經文告訴我們要斷貪、恚、癡、之前要先斷身見、戒取見、疑見,在此也可看出修行是有漸次性的。其中的「身見」指把一切法、境界包括身心,執著有永恆不變的實在性;「戒取見」指錯誤的宗教行為、修行方法;「疑見」指對佛、法、僧、戒仍有執疑。

    前面所述要斷四疑,經上更說明有白衣若斷四疑,但戒取見尚未斷者,便已趨向須陀桓果,且今生或來世,求福得福,求壽得壽,所願皆得,故眾生須稱念三寶。

     另外「不律儀」指好戲論、不端莊;「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善知識;「難教」指不聽教化。「不欲聞法」針對台灣目前弘法太多,反導致有些信徒自以為聽了不少,而失去積極聞法的心,我鼓勵大家要多爭取聞法的機會。此段經文最後的結語是「離無慚、無愧、放逸」後才能依序漸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觀念。

     讀阿含經不太易懂,因為文辭簡單、扼要、艱澀,導致很多人不願意讀,縱使讀過卻不了義而錯解其意涵;直接地說,如四聖諦、十二因緣,均是佛陀的根本思想,若從思想上來看其卓越處,則是三法印、緣起論,故想深入佛法者一定要證悟這些道理。

   「願消三障諸煩惱」中的三障指惑、業、苦,要先斷惑(身見、無明惑),才能消業、苦,方法是修緣起觀,即「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綠滅,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因緣是條件與條件、關係與關係和合,人生的成敗聚散均有其因緣,從緣起觀的正見才能徹底了解生滅法。

       早期談修行、證果的風氣很盛,原始阿含經來看,必先進入四念處才可能談證果,而進入四念處之前又須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身、口、意)。戒的含義很廣:簡單講事實就是道德的規範、端正的行為。修行人若戒的基礎不好,要說能證果是不太可能的。

     如雜阿含經(六三九)中提到在修四念處前,佛陀要弟子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

     直其見即是正確質直的知見,有點類似赤子之心;若我們心的動機不正,初發心不正,則所學必有問題,尤其在學佛修行的道路上。從因果觀點看,誠實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懂就說不懂,均是質直。

     阿含經典所指的直其見即是出世間的正見,在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上亦有類似的說法。所以,我想表達的是若一個人無法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而說有證悟境界的話,是有問題的。一個人即使能現所謂的神通,我們也要先觀察其對法的正知見是否有誤,否則其境界雖是很美妙奇異的,但仍不合如來正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自覺禪修 的頭像
    自覺禪修

    菩提山自覺禪修--根本佛法--山中禪奇

    自覺禪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