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line_20180209_115741.jpg      

的確有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的衝擊,而重新思考以前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也做了一些改變,但是重點是如何正確的做改變,如何貫徹正確執行,這就要明行足,也就是真正實踐斷、捨、離。

 「斷、捨、離」這名詞在最近幾年,流傳於社會上非常夯的的,而且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名詞,「斷、捨、離」說的人多,恐怕如實知其內涵及實踐者並不多,因為比較完整的理解、解讀內涵者,其實也還是不多,因此可以真實用心解析、解讀並於內正思惟後,引用於體驗過程中,依於其內涵方法的次第、路徑,如實知、如實見的落實踐行者,其實並不多,否則也不用等到嚴峻疫情的警告了。

 斷什麼?如何升起斷?如何斷?

捨什麼?如何升起捨?如何捨?

離什麼?如何升起離?如何離?

「斷、捨、離」這名詞是怎麼來的?以上這些問題是否如實知?如果只是腦筋概念上的理解,那「斷、捨、離」只是個名詞(名相),是做不到,如何把它轉為動詞,去落實踐行才是重點!

 我們可以發現在實踐「斷、捨、離」者,普遍都著重在物質上,也就是針對身外之物,已經損壞的,長期積存用不到的種種東西,也可能擴及人事方面,去做「斷、捨、離」,清空塞滿的空間,讓自己舒適一點,當然這也有其正面意義,但是我們一樣也發現在一股風潮過後仍然故態復萌的很多,他們不是不願意做,只是沒有辦法持續貫徹,原因產生在哪裡?

 換一個說法來談,普遍大家可以「斷、捨、離」大概都是比較無關緊要的,那有沒有攸關緊要的也可以「斷、捨、離」呢?

 先談談「斷、捨、離」這名詞是怎麼來的?它是取自於原始聖典裡談到修行的法次法向--「三依一向」之「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簡要取其離、滅、捨三項來談來實踐,但是缺了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無欲】,那麼就算行者在實踐「斷、捨、離」,就很難真正落實與貫徹,何況一般的人更沒有辦法,因為沒有「依無欲」那麼「斷、捨、離」都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無法真正落實啦!

 當我們對身外的空間在做「斷、捨、離」的當下,有沒有思考過,我們內在的心地空間,包括身體的空間是否也都塞了滿滿的「貪嗔癡」呢?讓人幾乎喘不過氣來,那麼是否也該做做「斷、捨、離」呢?

 有沒有攸關緊要的也可以「斷、捨、離」呢?舉個例來談,你的初發心是要幫助大家用到優質而方便的產品,因此你費盡心力,就在差一點要放棄的時候你成功了,產品獲得專利權,開始靠著自己發明的專利優質產品上市,成功的受到大家的喜愛,而取代了傳統的產品市場很賺錢,事業蒸蒸日上。

 此時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為獨佔市場而沾沾自喜的當下,有人因你而失去了市場少了賺錢的機會,他們為了求生開始模仿你的專利產品而生產了劣質產品以低價上市,此時你是否有能力反思劣質產品以低價上市,你是有責任的!此時你是否能夠放棄把持市場賺大錢的機會而公開專利讓大家共享呢?(這是有實例)

 佛法講五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情欲。又相對於欲界麁弊之五欲,則稱色界、無色界之五欲指財、色、名、食、睡。

 道德經云:『罪莫大於可欲』,這句話乍看來,會認為這說法太苛責,或覺得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所說出來的話;但老子在此,似乎要表達的是那『無道』結果的最初根源,也就是這裡所說的『可欲』這兩個字。

     正因為這『欲』居於如此重要的因緣,『欲』字就需要從根本處去理解,『欲』乃是存在於物種包括人的意識中的一股『無明的衝動』,也就是緣起法所講的「無明行」;這股衝動稱之為『欲』,就人來說如清靜經云:『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又說:『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也就是說當人心清淨之時,從意識中可以見到『欲』的存在。

 人性中除了不自覺的存在的『欲性』之外,同時也存在所謂『群性』,其發展可以使人群在和睦相處中,形成『有道』及『無道』兩種的結果。

就一個人來說,這『欲性』與『群性』的存在是兩種不自覺的衝動,但對於整個人群與社會來說,這就是這兩股極大的無形動力,這相互之間的消長演變,關係到整體社會與文化的因緣演變。

現代的知識,已經知道人文社會,諸如人口密度、文化及宗教、政治、社會體制等等,都會是影響人類趨向於所謂『無道』與『有道』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因此探究這人性與人文社會的關係,是追求和平、安定的正確方向。

就『欲性』的本質來講是中性的,本無好壞之別,是清淨無為而為的,「欲」它只是一種動力,做壞事固然是這股動力牽引,但成就解脫也是靠這股動力的,在佛法上稱為「善法欲」。所以欲不能說它一定是好,或一定是壞,好壞要看它為什麼做?做什麼?怎樣做?正所謂『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諸如此類潛存於意識深處的衝動,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人性打敗,把人類行為帶向『無道』的方向發展。

這個『欲性』雖然有傾向『無道』的發展點,但佛家、道家都有『遣欲』有『昇華』的說法,修行上也認為這『欲』是個標的,當人能返觀自照見到這個『欲』後,這『欲』的確是一個重要的修煉方向。  

 因此我們對於『可欲』這兩個字,就必須要去正確的了解,所謂『罪莫大於可欲』,其罪就在於『可』字,表示肯定的『可』字,由此出發即會傷害『欲性』與『群性』的發展成為無節制,即所謂人欲橫流,這是從根源處著眼。因此『可欲』它代表就是『貪欲』,所以說:『罪莫大於可欲』,也就是與所謂「萬惡淫為首」同義,這個『淫』字,本意事實上講的就是貪慾。就人類的成長過程,因為『可欲』(貪欲)的發展,就有產生『變性(情)』的可能。

我們以人的身體來說,人身的細胞本來都是正常的,無所謂的好壞問題存在,它們的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保持整體生命而運作。在這前題之下,每一細胞的運作,無不公而忘私,無為而為互動而協調,但如果某種因素使某些細胞變成『癌細胞』,這些變性的細胞,其求生能力、求生意志及行為的積極與活躍,更甚於正常細胞,這時這些變性細胞的特性,就是它們的行為與動機,是會促使與整體趨向於同歸於盡。

就整體人類而言,在某一社會或團體而言,這些『變性(情)』的人,亦有如同『癌細胞』的存在,他們的智力未減,但其行為的衝動力且大於一般人,所不同的是,他們不自覺行為是指向於與其所在的團體社會,驅向於同歸於盡的結果。   

為什麼團體社會會有變性(情)的人,這問題正與人為什麼會有癌細胞一樣的道理;個人如果不能抑制自己的病,就會趨向於死亡,這其中顯示『物競天擇』的作用在無形的運作。任何國家民族,如果不能克制內在的各種『病』,就會像患有癌症病人一樣。

我們在前述『有道』與『無道』之各有關因素的運行,可以了解到,不論是個人對癌細胞的克服,或社會國家要求安定,世界要謀求和平,都必須從心靈根源下工夫。

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貪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當『欲』這一關失守,也要努力在第二防線守住,也就是說『知足』與『自我克制』,不讓『欲』的衝動漫無止境的發展。這和人的身心健康度有很大的關係,心靈健康,心力旺盛健康的人,常能自得其樂,容易有滿足感,生命力有定向的發展,能發揮生命的價值觀,不會無形中受那些欲的衝動所擺佈而失控。

如不知足,向外追逐,與人比較,則永無寧日,只有知足才是真正的滿足,要能知足,就須要具有正知正見正念,有排除誘惑與不與人比較的作為;有如此修為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夠真正獲得幸福。

今天有人為了情欲而身敗名裂,嚴格而言,並不是情慾本身的問題,而是因為他沒有定力、智慧,以及貪欲自私自利的不良動機所致。就佛法修行的重點而言,並不在滅絕情欲,而在於發展禪定大智慧;以達到「以智化情、以智導情」的境界。

就修行的角度來講,這一層面的反應,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法的聞思修證,去洞徹了悟體證--緣起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才能為心性可能變性而把關,不讓自己的心性往變性的方向發展。也唯有這樣才有機會讓個人不被滾滾紅塵的瀑流所迷失而淹沒,讓自己上到彼岸,所以棄貪、知足是一個關鍵。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自覺禪修 的頭像
    自覺禪修

    菩提山自覺禪修--根本佛法--山中禪奇

    自覺禪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