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四個重要的生命課題,也是這一生必須要完成的,否則你會一直來輪迴。
一、當人第一個意義跟價值是報恩。
引用一個故事憾動一下大家的靈魂,有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跟媽媽吵了一架,一氣之下離家出走,由於走的太過匆忙所以忘了帶錢,又一時找不到朋友,所以到了晚餐時間都還沒吃飯,天氣又冷。這時又餓又冷,他經過一個麵攤,迎面而來的香氣使他感覺到飢餓,老板突然發現他一直在旁邊徘徊,就問他:「要吃麵嗎?來坐!來坐!」 小男生回答老板說:可是我忘了帶錢!老板笑笑的說:沒關係!一碗麵值不了幾個錢,這碗麵我請你了吧!
當麵端到這個小男生的面前時,小男生感動的說:老板你人真好,不像我媽,一點都不了解我的想法和需求;老板看了小男生一眼,笑笑的說:「我只送了一碗麵給你而已,你就這樣的感激我,你媽媽不但生下你,還幫你煮了十幾年的飯,你怎麼連一點感動都沒有!」。
這時小男生突然恍然大悟,急急忙忙跟老板說了聲謝謝,就頭也不回的直奔回家;一到家門口就看見母親焦急的站在門口,母親一看見他便生氣的罵道:你這個兔崽子跑哪去了!整天連個影子都沒有,快去把手洗一洗,把晚飯吃了。這時小男生覺得母親嘮叨的聲音,頓時變成了幸福的天籟之音,因為小男生領悟到──母親是這個世上最愛他的人!
在我們的人生中類似這樣的事情幾乎天天在上演,兒女把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把兒女的孝順也視為理所當然。夫妻之間的生活對待也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這就是為什麼在100次的付出中,只要有一次讓對方不滿意,就會忽視99次而只記住那一次不滿意的原因。
當一切都變得「應該如此」的時候,快樂就會變成了責任與義務,一旦變成了責任與義務,原本該有的快樂,一念之間就會變成了是「負擔」。如果我們把孝順父母和養小孩當作是一種責任,把婚姻生活夫妻間共同的努力與分擔當作是一種義務,那便會將原本該從家人之間與夫妻婚姻生活之間,本來該享受到的「愛」的喜悅,頓時轉化成為了生活上的「負擔」。
為什麼結婚前的一句「我愛你」如此的讓你感動,為何結婚後「我愛你」這句話卻成為了彼此的負擔?為什麼小時候我們會主動的跟父母撒嬌,為什麼長大後卻連一句「我愛你」也說不出口?為什麼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會說:來給媽咪、爸比親一下,為什麼孩子長大以後,你卻連一句「愛」也不敢再表達?沒錯!因為「理所當然」把我們的愛變的「公式化」了,所以生命中原本因「愛」而美麗的事物,最後都變成了負擔。
父母辛苦養大我們,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孝順」對父母是一種「愛」的表現,而不是因為父母養大我,所以我也理所當然的「應該」要回報他,別把親情「公式化」了!
我們身邊有很多在為我們真心付出的人,可是我們都忽略了他們的存在。當我們生命中的每一部份都變的這麼「理所當然」的時候,我們生活上的「喜悅」便開始會在我們的人生中畫下了句點。別讓我們身邊的「愛」變的如此的理所當然!好好用你的靈性去感受愛的存在。
父母是我們人生的起點,它們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有遊歷人生的機會。父母也是我們人生的轉捩點,我們對待父母的態度,會把我們引向不同的人生軌跡,從而遭逢不一樣的人生。其實,從某個意義來說,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終點。他們能認證我們到底是會變成怎麼樣的人生,是失敗的人,還是成功的人。
我們總認為多賺點錢,就能讓父母安度晚年。其實父母要的不多,要的只是一份子女的關懷與尊重。我們對父母最好的態度,就是時時把它們放在心上。我們對父母什麼樣,我們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就能吸引什麼樣的人共事。我們和什麼樣的人相處,和什麼樣的事相遇,我們的生活就是什麼樣子。你對父母的「態度」,決定你過怎樣的人生!
陌生人給你一碗麵,你感恩不已,殊不知父母養育你二十年,你一言不合就發火。父母之恩難報,成功如果在你身上只是財富的累積,沒有孝順之德,何止悲哀,別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你長大成人,請為父母撐起保護傘!疼愛父母的人,自然有貴人緣。往往能得到同樣重情重義的人賞識。相反的,一個對父母不好的人,也可能隨時丟了本該有的福報。
婚姻經營的是「愛」,愛是學習「付出」與「忍讓」中散發出來的,別讓婚姻變成了期待對方來滿足自己的一種工具。期望你的父母相愛,給你一個充滿愛的家庭,那你的兒女何嚐不是希望你也給他的是一個完整幸福的家。既然你已無法重新再做選擇,那改變一下心態,去「愛」你當初所做的選擇。
所以千萬別讓「理所當然」破壞了人生美好的真諦,用靈魂找回生命中每分每秒都存在的「愛」,學會用「靈性」看待人生的一切吧!別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這時才會發現生命中真正的美好!
換種想法真的會讓世界改觀,讓世界和平;請讓我們共同努力!
人是五蘊組成而吃五穀雜糧的,事情難免有不順遂的時候,彼此情緒失控,也多有所在;氣話有時難免脫口而出。「就算我上輩子欠你的好了。」「我才上輩子欠你呢!要不然,為什麼都是我在做?為『你家』做到死?」忿怒的回應可想而知。說「相欠債」這種話,相處時的對待是不情願,令人心很不安,是不是債還完了,大家彼此就可以一走了之?或者,一輩子都還不完債,永遠陷在還債深淵裡?
有一個女兒在倫敦求學快四年了,每年花費數目可觀的學費和生活費,她有點不好意思的對父親說:『當你的女兒很幸福。』父親說:「我一定是上輩子欠你很多,所以這輩子還你。」女兒笑答:「爸,說欠債很難聽耶,說報恩比較好啦!」
「什麼?我報你的恩,有沒有搞錯?」父親不以為然。女兒:「現在你報我的前世恩,等你老了,我再報你的今世恩。」
「這什麼話?」父親還是不以為然。女兒「爸,報恩比較好聽啦,欠債多難聽。」
我們這一代,常常動不動就被灌以「父母子女相欠債?」或「夫妻是相欠債?」等觀念,根深柢固。因為這種彼此欠債的觀念,債主和債權人的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因此大家的人生都背債背得好辛苦。「相欠債」的觀念實在很負面,不夠積極。如果改變這種負債的減法觀念,變成彼此報恩的加法觀念,會不會比較好呢?
所以要「感恩!報恩!抱願!不抱怨!」佛經書上說:「每一個人是每一個人的菩薩,夫妻互為菩薩,父母是子女的菩薩,子女也是父母的菩薩。」既然彼此是彼此的菩薩,彼此報恩,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不說「相欠債」,而是說「報恩」,互相來報恩的,此時想必是盡心盡力為對方沒有怨言和不滿,怎麼還會有什麼摩擦產生呢?這會讓這個世界改觀,請讓我們共同努力!
我們接受過多少人的幫助與成就,包括整個十方法界,不管造了多少善惡業,善惡因緣,通通以報恩的心態來面對,不要以還債或不甘願的心,否則你會沒完沒了,會一直在輪迴而不自覺。
僧伽羅剎所集經:「爾時菩薩行恩之時,識其恩德亦不忘失,便有是智慧,欲報其恩,造少功德,永以不忘失,亦不永盡,猶如種少穀子,終身不忘失。偈曰:如來在彼時,有此恩慈心,諸有發歡喜,天人所供養,以能到彼岸,遠離生老病,篤信已牢固,統攝十方國。」
許多的案例都告訴我們,動物有報恩的故事,更何況身為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我們更要懂得知恩圖報:感激別人所施予的恩德,而加以回報。其實動物都是非常有靈性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性飲食。以前耕作的人都不吃牛肉,因為感恩牛的慈悲與幫助耕種、運送物品等等很多事情!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愛惜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與家人擔心,就是報恩!自重自愛,不做壞事比如說賭博、吸毒,不讓父母擔心的事,不讓家人傷心,亦是報恩!在自己的家、社區、工作場合、社會、和國家裡,如果每個人都將自己每天都可能燃起心的大火(貪婪、自私、計較、愚昧、殘忍、嗔心……)撲滅,進而積極上報四重恩: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也許世界上的窮人就會少一些,陷入絕望和崩潰的人也會少一些,也許在昨天燒焦的草地上會再次盛開愛與和平的花朵。
緣起緣滅,你今天所做的善事終歸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回饋你或你所鍾愛的人。就算你沒有獲得好報,至少你也為改善這個世界盡了一份力量。話說回來,人生所為何來,做人的意義及價值就是該這樣,不是嗎?
留言列表